國立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

  

     

       

       

       

【媒體報導】興大侯明宏教授研究團隊領先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Doxactino)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國立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研究所侯明宏教授團隊,提出結合雙小分子 DNA 嵌入劑的創新合併療法,針對三陰性乳癌展現顯著療效。研究成果已於 2025 年 3 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醫學化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並獲選為當期封面文章,突顯其在癌症標靶治療領域的重要創見。該療法亦已申請商標和專利,命名為「Doxactino」,象徵其結合 Doxorubicin 與 Actinomycin D 的協同作用與臨床應用潛力。

本研究由侯明宏教授領銜,整合中興大學生醫所林季千教授、後醫系陳泰霖助理教授,以及台中慈濟醫院乳房外科洪琬瑜醫師的臨床經驗與腫瘤模型研究專長,並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藥物化學權威 Stephen Neidle教授攜手合作,展現深具實力的跨國跨領域團隊。

新聞報導彙整

1.工商時報中興大學領先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2.自由時報中興大學團隊研究老藥新用 2種癌舊藥開發新療效治惡性乳癌
3.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興大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4.公視新聞網:興大團隊研發三陰性乳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
5.yahoo新聞1:興大團隊研發三陰性乳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
6.yahoo新聞2:興大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三陰性乳癌」曙光
7.yahoo新聞3:興大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8.yahoo新聞4中興大學領先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9.觀傳媒:三陰性乳癌新曙光!中興大學領先研發雙嵌入劑癌症新藥 展現新價值
10.威傳媒中興大學團隊研發創新乳癌雙藥療法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11.暢NEWS:「Doxactino」合併療法有效對抗三陰性乳癌 中興大學團隊發表國際權威期刊封面研究
12.民生電子報:「Doxactino」合併療法有效對抗三陰性乳癌 中興大學團隊發表國際權威期刊封面研究
13.PChome中興大學團隊研發創新乳癌雙藥療法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14.國語日報:治療三陰性乳癌 興大研發新藥
15.蕃薯藤中興大學團隊研發創新乳癌雙藥療法 為三陰性乳癌帶來新曙光

來源 : 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9537

研究團隊左至右:興大基資所侯明宏教授、論文第一作者生技所博士生張智鈞、生醫所林季千教授、後醫系陳泰霖助理教授、台中慈濟醫院乳房外科洪琬瑜醫師。
興大基資所實驗室合影

賀 朱彥煒教授研究團隊榮獲2024教育部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銅牌獎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共同主辦的「2024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於科工館舉辦決賽及頒獎典禮。此屆競賽共計513組隊伍、2,097人報名參賽,朱彥煒老師的農業永續水稻蟲害早期預警系統獲得銅牌。

中興大學得獎團隊合影

賀 朱彥煒教授研究團隊參加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榮獲鉑金獎

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0月19日舉辦頒獎典禮,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辦的「發明競賽區」今年吸引近600件參賽作品參加,並有來自韓國、印尼、泰國等國的代表團前來參賽,展現發明界對鉑金獎的高度重視與競爭熱度。中興大學今年創下歷屆紀錄榮獲3鉑金,及2金4銀1銅1企業特別獎,成績亮眼,研究領域涵蓋無線供電、淨零科技、智慧製造、資訊科技及醫療器材,多家企業積極洽談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

鉑金獎基資所朱彥煒教授「預測水稻用水需求的系統及方法」:本發明直接收集作物生理訊號,給出精準作物栽種決策。應用在手機和無人機上,操作簡便且低成本。在實際場域準確度達到93%至96%之間,達成節水、減碳及環境永續的目標。本系統已在國內成功應用並於今年9月擴展至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圖說 : 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 興大榮獲3鉑金2金4銀1銅全台最佳

賀 朱彥煒教授團隊榮獲興創競技場「創新創業競賽金獎」

基資所朱彥煒教授帶領之 AIMIA阿米亞團隊,在中興大學產學研鏈結中心(興創基地)主辦的「2023興創競技場」創新創業競賽,「學研新創組」中取得 「 創新創業競賽金獎」,除獲頒獎座與獎金以資鼓勵,之後將由產學研鏈結中心 (興創基地) 延續輔導參與或爭取政府相關競賽與計畫,透過外部資源能量加速商業化發展進程。

圖說:與會貴賓及參賽師生團隊大合照。

【媒體報導】朱彥煒教授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媒體報導】
1.台視:AI種稻是真的! 拍照傳雲端提供灌溉栽培建議
2.公視:興大開發AI農業預警平台 可節水2成且省電
3.華視: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4.民視:農業再進化 興大團隊開發平台生產AI低碳米
5.新唐人:永續低碳米 AI析作物狀況.灌溉決策準確度逾9成
6.大台中新聞:智慧農業最佳應用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7.中央社: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8.自由時報:興大用AI幫農民種稻 拍照分析灌溉時機種出「低碳米」
9.中國時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0.經濟日報: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11.工商時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2.大紀元:人工智慧辨識水稻生長狀況 中興大學發表AI低碳米
13.觀傳媒: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4.臺灣時報:興大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5.中廣: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AI低碳米減少20%灌溉用水
16.教育廣播:興大「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臺」生產AI低碳米
17.聯合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精準灌溉可減少2成用水
18. 興新聞: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中興大學基資所朱彥煒特聘教授(左)所帶領的「AIMIA阿米亞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與米屋企業董事長陳肇浩(右)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賀 朱彥煒教授研究團隊榮獲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牌獎

基資所朱彥煒教授及昆蟲系戴淑美教授團隊「水稻蟲害健康預警系統及方法」,面對氣候變遷,糧食生產受威脅,特別是害蟲危害更為嚴重。這項技術利用高光譜影像辨識水稻受害特徵,在早期發現危害,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降低成本及碳排。本技術整合異質感測器數據,利用深度學習進行分類建模。預測模型的資訊使用多光譜波段,以此建立預警系統,準確度達83.4%以上。此技術有望提升對氣候適應性和作物保護成效。

圖說:中興大學得獎團隊合影。

新聞連結:興新聞觀傳媒工商時報